这是一个网上文化杂志



阿克拉姆•多斯特•俾路客——“人的境况”雕塑展

作家: 纳金•谢赫(翻译:裴道芳) - 发表于: 2019å¹´07月12æ—¥ | ENG (English)

艺术家阿克拉姆·å¤šæ–¯ç‰¹·ä¿¾è·¯å®¢åœ¨ç”»å¸ƒç”»å»Šå±•å‡ºçš„作品“人的境况”,是对巴基斯坦最大的省--俾路支省的现实处境的艺术诠释,可以说是他迄今为止最大胆创新的一组作品。本次展览共展出九件雕塑和11件木头浮雕,主题是如何处理“人的境况”这个复杂又深奥的话题,展现着俾路客在艺术界和教育界耕耘了近30年的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他最新的人体造型雕塑作品,展现了人类情感中的绝望、生存、忍耐和希望等各种状态和处境。

俾路客的艺术作品,取材来源于广阔而崎岖的俾路支省地形。作品不仅给观众提供以评论目前的国家政治的话题,也传递着变革和希望的信息。俾路客先生目前在俾路支大学担任美术系主任。此次展出的雕塑遵循了他的标志性风格:线条粗犷、面容坚硬的男性肖像;和风格独特、高度抽象,而且通常栖身于野外动植物之间的女性浮雕。

此次展出令观众们不禁为艺术家俾路客的艺术影响范围之广和艺术技巧之精进而感到惊叹。几年前,俾路客在他举办的《身份》(2015)个人绘画作品展上,用抽象绘画的手法展现了俾路支省普通居民的生活。但是在他的《身份》(2017)个人画展上,俾路客采用的是木质浮雕的形式,描绘了外表粗犷的男人和扁平的女人造型。而在这一次的展出,俾路客先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进入到新的阶段。他把以前使用过的两种艺术技法巧妙地融合到一起,二者相得益彰。

俾路客的《无题-1》是一个展示一个无名人物正面视图的雕塑。头部顶部只有一个三角形空间,颈部有凹痕,躯体部分残缺不全,而腹部是一个窟窿。这种表现手法可以具体理解成人们正在忍受饥饿和贫困。如果从宏观上来解读它的话,这件雕像代表着经济状况差、资源匮乏、生活水平低下,以及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

虽然俾路客的这件雕塑给人以低沉、失望、悲观的负面情绪,但他的雕塑往往有一种能够使人静下心来的力量,让我们能够坦然审视从而面对人类的处境。他的作品中无不透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有朝一日,能够实现理想和目标的渴望。雕塑上的一些小细节,比如《无题-1》人体腹部上铁锈纹理的斑点或者小圆点,表现出了艺术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性格特征。

《无题-2》是一个与《无题-1》相似的木雕,刻画出一名头上顶着陶罐的女人的侧面轮廓。虽然她的外形有些夸张,但这个木雕的面部特征和四肢缺乏辨识度。艺术家借此表现的是俾路支省的妇女争取独立和社会身份地位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妇女争取权益的斗争,在俾路支省农村居住的劳动妇女的日常生活中,这一现象尤其突出。但是如果拿浮雕画和雕像相比,还是雕塑带给人的触动和影响更大一些,也许是因为浮雕给人的感觉更像供以装饰的工艺品。

《无题-7》让人联想到像猫一样的正面轮廓的女性人物形象,我们经常在古埃及的画像中看到猫女的形象。没有手,没有面部特征,没有脚,也没有腹部,生殖器部位的空心三角形区域,这些特征像艺术家俾路客其他雕塑中的一样,都表明了雕塑的女性的性别特征。这件人体雕像上,女性的腹部也是空的,周围散布着浅蓝色圆点,圆点表面粗糙,呈不对称型散布在腹部四周。在脚的部位也有类似的不对称圆点图案。

类似的雕塑作品《无题-3》,也是一件体现艺术家精巧构思的杰作。这是一件人物侧面轮廓的雕塑,脸部下凹而且被明显拉长,腹部是空的,纹理和彩色标记的运用增加了人物的吸引力。虽然俾路支省的女性有集体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但俾路客的作品有很清晰的指向,通过雕塑粗糙的表面,窥见个体人格的多样性。

次展出的这些作品,可以说是俾路客艺术职业生涯中表现的最黑暗的、也是最能体现艺术家的思想的作品。但俾路客的粉丝和艺术爱好者们,对他这种大胆而繁复的艺术风格流派都持欢迎的态度,他们表示希望尽快能看到这位艺术家在艺术之旅上更加精进而令人惊叹的作品。

本次艺术展到7月11日止。